前不久,一例特殊的工伤案件引发关注。一名大韩航空乘务员因胃癌去世后,韩国有关部门首次将这一事件认定为宇宙辐射工伤。韩国劳动福祉公团透露,该名乘务员从1995年到2021年平均每年飞行1022小时。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航空出行辐射问题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宇宙辐射?宇宙辐射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乘机所受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提起辐射,许多人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恐慌。事实上,辐射只是一个通用概念,其种类多种多样,无处不在。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丽波表示,生活中谈及的、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的主要是电离辐射,包括医院的ct检查设备、x光机等产生的辐射等。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上人员受到的辐射也属于电离辐射。
中国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卞跃跃介绍,电离辐射还可以被细分为人工辐射和自然辐射,后者也被称为本底辐射。人工辐射主要来源于人类核科技应用,如ct检查设备产生的辐射等。而本底辐射则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和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比人类更久。
航空辐射便是宇宙射线在穿透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这些宇宙射线通常有极高的能量,以接近光速在宇宙空间穿行。赤道地区受到的宇宙辐射最少,两极地区最多。
由于地球磁场以及大气层的阻隔,绝大多数宇宙射线在到达地表时已经所剩无几,对于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人们所在位置海拔越高,受到的宇宙辐射就会越多。有研究表明,飞机飞行高度每增加2000米,人体受到宇宙射线照射剂量就增加1倍。
衡量人体受到辐射的剂量单位通常为毫希沃特(msv)。卞跃跃介绍,对于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说,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是主要的本底辐射来源,它们隐藏在土壤、岩石、海洋中。我国平均本底辐射约为3.1msv。
而飞机在距离地表1万米的高空中飞行时,宇宙射线带来的辐射剂量大约为每小时0.006msv。假如乘坐从北京至上海的航班,在约2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内,乘客受到的辐射剂量仅约为0.012msv,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日常生活中无需额外防护
国家核安全局参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相关建议,制定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主要聚焦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主要适用对象为工作中会受到电离辐射的职业人员。对于这一部分职业人员,《标准》规定,其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不超过20msv,任何一年中的剂量不超过50msv。
《标准》并未对普通公众每年可以接受的安全辐射剂量作出规定。对于特定公众,如有可能靠近电离辐射产生设施的人群,《标准》在附录中指出,其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连续5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剂量可以提高到5msv。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标准》所给出的剂量限制都是将人类无法避免的本底辐射排除在外的。此外,《标准》规定的这些剂量,只是为了便于对核技术应用与实践进行有效管控,并非判断人体是否受到伤害的安全数值。
例如,人们在做x射线检查时,一次受到的辐射剂量约为0.2msv。ct检查产生的辐射更多,一次约为2msv至10msv。虽然看上去它们已经超出《标准》所规定的1msv的管理限制,但并不意味着人体一定会受到影响。此外,因需主动接受医源性辐射,并不在《标准》管理范围内。通常认为,年辐射剂量超过100msv时,人体健康风险才会显著上升。
刘丽波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如无特殊情况,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辐射防护。若因需接受医源辐射,则要严格遵医嘱,按规定次数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