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松柏亦曾娇
“老首长今天怎么样啊?”一位女军医微笑着问道,93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医生一边听着家属反映病患的近期状况,一边把病人轻微扶起,随后迅速取出听诊器,缓缓贴近老人的胸口,开始为他检查各项基本身体指标。
检查结束后,她缓缓转过身,与家属低声交流。没有过多停留,医生便步履匆匆地往下一间病房。她的身影在走廊中穿梭,忙碌而有序。这位医生就是干部病房三科主任,唐静怡。
唐静怡为患者听诊。
医生们披上白大褂,手握听诊器,在各个病房之间穿梭。白衣天使的职业信仰在唐静怡尚小时便已铭刻于心,而这一切来自于她的母亲——一位同样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小时候,母亲会时常带唐静怡来自己工作的医院。查房、会诊、查看病历……她对医生的日常工作内容十分熟悉,也逐渐理解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颗理想的种子就这样生根发芽了……
1991年大学毕业之后,唐静怡穿上军装、披上白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军医,至今已经33年了。熟练的是医术,不变的是初心,她对于工作的热情相比于刚入职时丝毫未减,坚毅的脚步甚至比年轻时更加有力。
当问及支撑她的理由时,唐静怡说道:“像白求恩那样全心全意、精益求精,时刻把伤病员放在第一位,这份信念,我一直谨记于心。”曾经娇柔的花朵现已成长为了参天松柏。
杏林春暖显仁心
干部病房三科涵盖了肿瘤、肾内、内分泌、神内、心血管等多个专业,平均年龄95岁,且大多是离休老干部,身体情况复杂,这也就要求医生们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这些病人往往身上会带有二三十种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很大。我们首先要把这些病分清理顺,分出轻重缓急,最大程度采取治疗措施,让患者的身体保持稳态。”
干部病房三科的医护人员根据每个老人的不同情况,在床头挂上提示牌,例如病人需要的特殊药,病人的药物过敏情况,以及防摔倒、防呛咳等。
唐静怡(左一)了解患者情况。
有次,一位92岁老人突发急性心梗,被查房的医生及时发现。唐静怡立刻联系了心血管内科,进行联合会诊,建议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面对患者年龄大又有多重基础疾病的情况,唐静怡在与家属积极沟通后,顺利实施手术。
由于治疗及时,有效避免了老人病情恶化。目前,病人状态良好。
在这里接受治疗的离休老干部,都是共和国的“宝藏”,唐静怡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这些离休老干部都是国家的财富啊,我们对这一群体进行专门收治,所以我们就是为兵服务的窗口。”
医患同心筑情桥
与其他临床科室的患者不同的是,干部病房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唐静怡则一直陪伴着他们,朝夕相处之间,关系早已宛如亲人一般。
有位特殊的高龄患者,一直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起初,陌生环境使他的症状更加不稳定。在唐静怡和团队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陪伴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精神状态逐渐平和稳定。
唐静怡(右一)与患者沟通。
“这位老首长现在情况好多了,每次去查房都能感觉到他心情不错。”唐静怡认为,军医的使命不仅仅是要医其人,更要护其心。老干部们也不仅仅把唐静怡当做医生,更将她当做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
他们常常会向唐静怡讲述自己年轻时的事迹,这些老人年轻时或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或是在建设国家时埋头苦干。每每到这时,唐静怡总会充当起一个温柔的倾听者,耐心聆听。
“我们需要有这种共情的能力,还要有耐心,必须要照顾到患者的情绪。”唐静怡一直在用心与老干部们构建医患之间的桥梁,使得她对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医院狭长的走廊里,唐静怡推开一扇又一扇病房的门,做检查、看身体指标、与家属沟通,简短的停留后,又匆匆赶往下一间病房。33年,弹指一挥间,科里同事看的最多的,是唐静怡匆忙的背影,在她身后被守护的,是数位国家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