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外人不说话可能是“选择性缄默”-pg游戏试玩
【字号: | | 】 | 【背景色 | 】 |
如果你家孩子上幼儿园甚至是上小学了,在外面不愿意开口说话,可能不仅是因为害羞、内向,还可能是心理疾病——选择性缄默,不会因为长大了就会变好,反而越来越糟糕。 最近,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胡庆菊接诊了两个选择性缄默的女孩:7岁的兰兰(化名)和7岁的甜甜(化名),在幼儿园时就不跟老师和同学说话,上小学了依然不和同学和老师说话,无法正常学习,老师建议孩子休学看病。 胡庆菊说,选择性缄默与隔代抚养、严厉的教育方式、不良的亲子关系、自卑、缺乏社交和玩伴等有关,一般3-5岁起病,女孩多见,只对家里熟悉的人讲话,常被父母误以为是年龄太小胆小害羞,到小学才被重视。 胡庆菊主任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外面不说话,最好及时就医,发现问题,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严重的社交恐怖,影响将来工作和生活。 案例1 7岁孩子从不回答老师提问 今年7岁的兰兰(化名)读一年级,老师经常反映孩子不说话,在课堂上问问题也从不发声作答,与陌生人接触时特别害怕,无法正常学习,建议到心理专科求医。 东莞第三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胡庆菊看见兰兰时,孩子躲在妈妈的身后不敢正面对着医生,对医生的提问紧闭小嘴,一言不发。 兰兰的妈妈黄女士告诉胡庆菊主任,孩子从小到大性格很内向,胆小,害怕与陌生人接触,上幼儿园也不跟小朋友说话,经常在一旁看小朋友玩,见到亲戚也不作声、不称呼人,但在家里却能和家人说话,多次引导教育还是这样,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胆子小,长大就好了,直到上一年级,孩子还是这样,已经影响到学习,才开始觉得严重。 胡庆菊主任对兰兰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未发现兰兰有器质性疾病。 后来,胡庆菊主任对兰兰进行了房树人心理投射测验、心理测量等诊疗手段,再细问家长才了解到:兰兰父母忙于工作,一直由奶奶爷爷带养,早在一岁就开始说话了,但因孩子经常闹哭,遭爷爷的训斥甚至打骂,爷爷奶奶大部分时间只是给予兰兰生活上的照顾,很少带兰兰去别人家或外面玩。 爸爸妈妈平常很少带兰兰,在兰兰哭闹时,爸爸有时还将孩子一个人反锁到房间里,让她自己反思,或者打一顿。 【分析治疗】 隔代抚养 严厉教育,易造成孩子胆怯自卑 针对兰兰主要的临床表现,胡庆菊主任诊断其为选择性缄默,属心理疾病,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胡庆菊主任分析,隔代抚养是造成兰兰在外面不说话的主要原因,爷爷奶奶年龄比较大,和兰兰有效沟通的时间少,到外面交往的机会也少。 不良的亲子关系、严厉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兰兰在外面不说话的另一大原因,在三岁之前采取打骂等严厉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爸爸在兰兰犯错误时把其独自关在屋里反思的方式,给孩子造成胆怯害怕自卑的心理。 胡庆菊主任对兰兰进行了家庭治疗、行为治疗、沙盘治疗等,目前兰兰已有所好转,在医生和小朋友面前能开口说话,能够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但是主动性比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人际沟通训练。 |
关键词:孩子,外人,不说话,选择性缄默,心理疾病 |
相关新闻
• | 精细化喂养,妨碍孩子学咀嚼 |
• | |
• | |
• |